公司產品
新聞詳情
應怎么正確使用硅酮結構膠?
編輯:山東東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時間:2022-03-24
硅酮結構膠應當是在較為潔凈的環境之中運用,其溫度應約為5℃-405℃,相對的濕度約為40%-80%R,才能夠獲得越佳的粘接成果。
臨時的保護帶應當貼于待粘合的清潔基材面附近,如若要用底漆,應當在上漿之前進行施用。
單組分結構粘合劑可通過手動或氣動應用直接從塑料管或香腸包裝中擠出。雙組分結構粘合劑須使用專用的施膠混合設備。
結構膠的擠出動作應連續進行,使膠能均勻連續地擠出成圓柱形,噴嘴直徑應小于注射口的厚度,使噴嘴能延伸到一半深度。均勻緩慢地移動噴嘴,保障界面充滿密封劑,以防噴嘴移動過快導致氣泡或孔洞。
注膠后應及時修整。通常的方法是用刮刀將界面外多余的硅酮結構膠壓入界面,按順序刮平界面表面,使膠與界面側面接觸,然后清潔所有臨時保護帶。
完成上述程序后,應及時在單元部件上貼上帶有日期、編號等內容的標簽,并在維護區域內水平播放,以便維護。在搬運過程中,鋁框和上部玻璃不得有任何位移和錯位,否則會影響結構膠的粘接質量。
維護區域須清潔通風,溫度應保持在5℃-40℃。相對溫度應保持在40%-80%;如果溫度低于50%,則應延長單個元件的固化時間。
單元零件須在靜態和無應力條件下固化夠足的時間,其中單組分結構膠至少應為21天,雙組分硅酮結構膠至少應為14天,以便結構膠能夠產生夠雖的粘合力。機組部件須經過切膠檢驗合格后方可裝運和安裝。
上一條: 硅酮結構膠的應用原理
下一條: 施用硅酮耐候膠時對于環境有哪些要求?